专家8大建议支持水价上调
7大困境制约水价调整
水价难调,与水价倒挂已经成为行业并存的两大突出难题。清华大学水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认为,供水行业已经形成低质低价的服务体系,企业、政府、公众都不满意。很多行业人士认为,当前中国的水价体制必须进行改革。他们认为,中国水价改革目前面临很多困境亟待突破:
投资缺位严重,政府投资紧缺,企业投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行业净资产缩水;
供水设施老化严重,水厂深度处理缺乏、管网安全隐患突出;
水质自检自测,独立检测缺位严重;
行业收益率低,企业丧失自我发展能力,8-10%资产收益率形同虚设;
资产来源复杂,物业管理条例形成资产属性的制约;
关系民生,自然垄断,却经营困难的行业特征,使主流企业对供水服务主业已经失去信心,利润转移成为行业潜规则;
城市迅速发展、自然气候极端化,水质和安全事故进入高发期;
水价研修班助力调价应对
这些困境,客观上制约了水价调整步伐,同时也为水价调整提供了发展动力。但如何深入认识水价,如何与众多质疑的民意实现沟通及和解,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如何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水价调整规划方案并付诸实施?
为此,中国水网特别邀请国家发改委《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修订负责人就水价以及水价调整等相关话题,举办“城市水价高级研修班”。从如何获得政府部门对调价的理解和支持、如何实现公众、媒体有效沟通、如何让合理成本体现在供水价格之中三个方面深入讲解水价调整测原则、策略及方法。
主要话题包括:
水价与物价指数的协调问题?水价调整后对城市经济产生的影响?如何解决公众承受力问题?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与供水公司发展的关系?
供水价格调整的合理理由如何设定?价格听证会的合理定位在哪里?如何就水价调整与社会沟通?如何创造良好的调价舆论氛围?
如何应对水资源费的不断提高对供水成本产生的压力?如何处理城中村的水表改造?如何处理城乡供水统筹之后的成本缺口?如何解决二次供水的投融资问题?如何处理地方政府过度的投资要求?如果处理和应对供水成本公开?
作为中国水网系列品牌活动之一,水价研修班将系统剖析城市水价,全面把握政策前沿;因地制宜,分享经典实例,为企业梳理城市水价调整、法律障碍与风险、供水设施良性运营、用户信心培养,社会沟通、资本市场对接等运作思路。
8大建议破解水价难题
在深入探讨如何应对水价调整的同时,水价专家还将与行业企业家一起探讨水价问题及行业长远发展之道。
综合一些行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傅涛认为,当前的水价及行业问题,可重点从如下方面去着手解决:
采用全成本定价原则,坚持在支付能力许可的区域用价格覆盖成本;
坚持渐进性原则,在认可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采用增量控制法实现与民众就水价上调达成共识。
采取公开性原则,以增量为核心,政府和企业向社会公开水质、投资、服务、成本等,获得民众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和支持。
在具体操做上,实现组成简化原则,去除水价的复合化,尽量采取价外代征方法收取水费。
在行政区域内区分收费(针对二次供水改造和农村供水),在一定时间内,根据不同的供水成本实行相应的水价。
尽量形成合理的联动机制,避免与用户多次博弈;
分离资本收益和服务收益原则,淡化资产归属,强化服务;
收费重心向非居民转移原则,向用水大户等群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