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河流面临枯竭 水破产是危言耸听吗?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不久前发布报告说,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这份报告说,为给农业灌溉和水库提供水源,全球70%的主要河流面临枯竭。但在许多地区,廉价的水资源长期被浪费和过度使用。 这份报告警告说,不到20年时间内,全球水资源短缺将导致大面积农田消失,消失面积相当于美国和印度两国农田面积总和。“人类不能像以往那样使用水资源,否则全球经济将崩溃。” 这份报告预测,各国能源生产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增,例如美国将增长165%,欧盟将增长130%。这将对农业用水构成重大威胁。 其实,我国的水资源同样是稀缺的并充满着商机,其理由主要有二:一是中国水资源供给出现短缺,稀缺情况正在加剧;二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城市水务市场的项目日渐增多,推动着中国水务的市场化。 先看水资源供给方面。数据显示,中国水资源总量达到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同时,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除了自然禀赋方面的原因外,环境污染正严重影响中国的水资源供给。 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2008年2月),2008年2月,全国地表水污染现象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监测的七大水系(含国界河流)183条河流的370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1%,Ⅳ类、Ⅴ类占23%,劣Ⅴ类占26%。此外,全国2/3的城市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 水体污染实际上减少了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数量,人为制造了水资源紧缺。长期以来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使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这其中也包括了水污染导致水质型缺水带来的巨大损失。有的河流由于严重污染,使流域附近的居民陷入守着河流没水吃的窘境,这无疑使我们本就严峻的水资源形势雪上加霜。 同时,由于我国地下水长期超采,不仅造成了水位急剧下降、水源枯竭,还引发了地面沉降。据原建设部2006年的统计,全国已形成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造成地面沉降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50多个城市地面沉降严重。 各种因素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无疑为开拓中国水市场提供了机会。全球最大的3家水务公司法国威立雅、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以及泰晤士水务公司,无一例外都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它们依靠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以特许经营、BOT模式、TOT模式、控股、合作等投资方式,打入北京、上海、天津等10多个城市的水务市场。 与此同时,其他和水有关的跨国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水务市场,比如西门子、陶氏化学、GE、ITT等国际著名企业,就经常活跃在中国的水务市场上。其中,ITT是全球最大的流体技术设备和系统的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污水处理工程项目。 资本的进入缘于利润的回报。外资进入中国水务市场,对推动中国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和管理无疑是件好事,但这在无形中也提醒着我们,中国的水资源已经到了再也不能浪费和污染的程度了。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如果不尽快加强水污染治理,水,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致命瓶颈。 没有了洁净的水,我们就失去了生产和生活的源泉,不仅经济会破产,生活乃至整个社会也会因而陷入危机。这绝非危言耸听。 |